kms server docker image
直接可用的地址:
kms.luody.info
kms version:
vlmcsd-1108-2017-01-19-Hotbird64
Docker使用方法:
只需要绑定1688端口即可对外开放1688 就可以用来激活了 继续阅读kms-server使用说明
kms.luody.info
vlmcsd-1108-2017-01-19-Hotbird64
只需要绑定1688端口即可对外开放1688 就可以用来激活了 继续阅读kms-server使用说明
对于VPS
新手来说,怕被无良的奸商给忽悠,下的Xen
的却给的OpenVZ
的,如何来判断自己买的VPS
是那种虚拟技术的,下面VPS侦探
整理一些常见的方法.
1.通过系统上的相关目录或文件判断
执行:
ls /proc/
一般Xen的VPS,/proc
目录下面会有xen
的目录,openvz
的会有vz
目录.
2.执行:free -m
看内存,openvz
的没有swap
,当然也有xen
的没有swap
,但是xen
的是可以加的,openvz
不行.KVM
是全虚拟化也是可以自己添加swap
的.
3.执行:uname -a
有些xen
的VPS
里面会显示有xen
.
4.执行:ifconfig
查看网卡,openvz
的一般都是venet0:*
,xen
.kvm
的一般都是eth*
.
5.通过VPS
控制面板查看,像SolusVM
.vePortal
控制面板上都显示虚拟技术.
6.使用专门的软件:virt-what
,virt-what
是一个判断当前环境所使用的虚拟技术的脚本,常见的虚拟技术基本上都能正常识别出来. 继续阅读如何判断VPS是基于哪种虚拟技术?Xen、OpenVZ、Xen HVM、KVM还是VMware?
在高延迟不稳定链路上优化单线程下载速度
注1:开启了net-speeder的服务器上对外ping时看到的是4倍,实际网络上是2倍流量.另外两倍是内部dup出来的,不占用带宽.另外,内部dup包并非是偷懒未判断…是为了更快触发快速重传的. 注2:net-speeder不依赖ttl的大小,ttl的大小跟流量无比例关系.不存在windows的ttl大,发包就多的情况.
安装步骤:
1.下载源码并解压:
wget https://github.com/snooda/net-speeder/archive/master.zip
unzip master.zip
或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snooda/net-speeder.git
1.2打开netspeeder文件夹:
cd net-speeder
继续阅读安装net-speeder,让你的服务器满血复活
服务器环境:Ubuntu16.10
PHP版本 :7.1
因为橘子先前安装的Xampp for Linux,所以在这里直接使用xampp中的PHP了.
Step.0:首先需要将Xampp for Linux中的PHP添加到全局变量
添加变量至PATH:
sudo vi /etc/environment
在PATH=”******”中添加
:/opt/lampp/bin
不要忘记前面的”:”
1.首先进入
/etc/apt
.
2.然后备份原源,
sudo mv sources.list sources.list.bak
,切记需要用管理员权限.
3.新建文件并命名保存为sources.list,源在下方我会给出.
deb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-src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-src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-src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-src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-src http://mirrors.aliyun.com/ubuntu/ trusty-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4.然后更新源列表,并升级.(还是需要管理员权限)
本文完.
1.首先需要先将Tomcat7停用
2.通过SSH连接群晖NAS并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
3.修改
/var/packages/Tomcat7/target/src/conf/tomcat-users.xml
执行
vi /var/packages/Tomcat7/target/src/conf/tomcat-users.xml
在
tomcat-users
结束前添加代码,然后保存.(代码在下面会给出.)
<role rolename="manager"/>
<role rolename="manager-gui"/>
<role rolename="admin"/>
<user username="admin" password="admin" roles="admin,manager,manager-gui"/>
这段代码的添加了新的Tomcat7账号密码,可以自行修改.(添加的账号密码为admin:admin)
平时我们都会使用nohup来让进程在后台运行,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一旦服务宕掉并不会自动重启进程,只能手动使用nohup启动,那么一旦机器多了就显得不这么自动化,智能化了。好在Linux中还有个supervisor来进行后台进程的管理,相当强大那么启动服务的时候直说了使用python server.py
。那么该如何使用supervisor来管理呢,请看下面的步骤:
一、安装
Ubuntu16.10下执行如下命令
apt-get install supervisor
二、新建 supervisor 配置文件
vi /etc/supervisor/conf.d/ssserver.conf
[program:ssserver]
command = python /root/shadowsocks-py-mu/shadowsocks/servers.py
user = root
autostart = true
autorestart = true
stderr_logfile = /var/log/shadowsocks.log
stdout_logfile = /var/log/shadowsocks_error.log
三、重载 supervisor
sudo service supervisor start
supervisorctl reload
那么现在就已经运行了shadowsocks的进程。另外介绍下,supervisor就是用Python开发的一套通用的进程管理程序,能将一个普通的命令行进程变为后台daemon,并监控进程状态,异常退出时能自动重启。supervisor还有许多选项,默认的autorestart
为unexpected
(异常退出),具体请参考supervisor文档。
四、停止守护的进程
4.1确认你要停止进程
ls /etc/supervisor/conf.d/
vi /etc/supervisor/conf.d/ssserver.conf
4.2停止守护进程
sudo supervisorctl stop ssserver
Let’s Encrypt作为一个公共且免费SSL的项目逐渐被广大用户传播和使用,是由Mozilla、Cisco、Akamai、IdenTrust、EFF等组织人员发起,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推进网站从HTTP向HTTPS过度的进程,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和赞助支持。
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的出现,也会对传统提供付费SSL证书服务的商家有不小的打击。到目前为止,Let’s Encrypt获得IdenTrust交叉签名,这就是说可以应用且支持包括FireFox、Chrome在内的主流浏览器的兼容和支持,虽然目前是公测阶段,但是也有不少的用户在自有网站项目中正式使用起来。
虽然目前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默认是90天有效期,但是我们也可以到期自动续约,不影响我们的尝试和使用。
第一、安装Let’s Encrypt前的准备工作
根据官方的要求,我们在VPS、服务器上部署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之前,需要系统支持Python2.7以上版本以及支持GIT工具。这个需要根据我们不同的系统版本进行安装和升级,因为有些服务商提供的版本兼容是完善的,尤其是debian环境兼容性比CentOS好一些。在这篇文章中,橘子采用的是Ubuntu 16.10环境。
第二、快速获取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
PS:在获取某个站点证书文件的时候,我们需要在安装PYTHON2.7以及GIT,更需要将域名解析到当前VPS主机IP中。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letsencrypt/letsencrypt
cd letsencrypt
./letsencrypt-auto certonly --standalone --email [email protected] -d kidding.pub -d www.kidding.pub
然后执行上面的脚本,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站点情况将域名更换成自己需要部署的。
看到这个界面直接”A”就好,意思就是问你是否同意他们的协议。(PS:协议的地址是https://letsencrypt.org/documents/le-sa-v1.1.1-august-1-2016.pdf,)
这个提示的意思是问你他们是否可以给你推送一些邮件和通知。(我是同意的,毕竟证书都用了人家的了,适当的时候支持下人家还是很有必要的)
我在安装的时候出现了这个提示,仔细一看是提示我的443端口被占用了,申请这个证书是需要443端口的,所以我关闭了正在使用的443端口,重试,通过.
然后看到这个界面表示部署成功.配置好虚拟主机之后,重新启动lampp.
错误?哦,原来我忘记用管理员权限了.重新使用管理员权限执行命令,重启成功.
第三、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获取与应用
在完成Let’s Encrypt证书的生成之后,我们会在”/etc/letsencrypt/live/kidding.pub/”域名目录下有4个文件就是生成的密钥证书文件。
cert.pem – Apache服务器端证书
chain.pem – Apache根证书和中继证书
fullchain.pem – Nginx所需要ssl_certificate文件
privkey.pem – 安全证书KEY文件
如果我们使用的lamp环境,那就需要用到cert.pem和privkey.pem两个证书文件,在部署lamp的时候需要用到.
ssl_certificate /etc/letsencrypt/live/kidding.pub/fullchain.pem;
ssl_certificate_key /etc/letsencrypt/live/kidding.pub/privkey.pem;
比如我们在lamp环境中,只要将对应的ssl_certificate和ssl_certificate_key路径设置成我们生成的2个文件就可以,最好不要移动和复制文件,因为续期的时候直接续期生成的目录文件就可以,不需要再手工复制。
第四、解决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有效期问题
我们从生成的文件中可以看到,Let’s Encrypt证书是有效期90天的,需要我们自己手工更新续期才可以。
./letsencrypt-auto certonly --renew-by-default --email [email protected] -d kidding.pub -d www.kidding.pub
这样我们在90天内再去执行一次就可以解决续期问题,这样又可以继续使用90天。如果我们怕忘记的话也可以制作成定时执行任务,比如每个月执行一次。
第五、关于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总结
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学习和应用,我们肯定学会了利用Let’s Encrypt免费生成和获取SSL证书文件,随着Let’s Encrypt的应用普及,SSL以后直接免费不需要购买,因为大部分主流浏览器都支持且有更多的主流商家的支持和赞助,HTTPS以后看来也是趋势。在Let’s Encrypt执行过程在中我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。
A – 域名DNS和解析问题。在配置Let’s Encrypt免费SSL证书的时候域名一定要解析到当前VPS服务器.
B – 安装Let’s Encrypt部署之前需要服务器支持PYTHON2.7以及GIT环境,要不无法部署。
C – Let’s Encrypt默认是90天免费,需要手工或者自动续期才可以继续使用。
文章转自<老左博客>
digital ocean虚拟主机默认是没有开启swap功能的。对于最低配的512M内存的主机,一般需要一个512M或者1G的swap比较好,不然内存很可能不够用导致进程挂掉。
所以只好自己动手配置swap。
首先要创建一个swap格式的文件:
sudo 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024 count=512k
dd命令是专门用来从一个文件复制并格式成另一个文件。这条命令的意思是从”/dev/zero”文件读出内容并存到/swapfile文件中,块大小为1024Byte,总共 512 K个块,也就是总共 512M。
然后设置并开启交换文件:
sudo mkswap /swapfile
sudo swapon /swapfile
最后设置开机自动装载swap文件:
编辑 /etc/fstab ,加入如下一行:
/swapfile none swap defaults 0 0
/etc/fstab 是存放文件系统信息的地方,系统启动的时候会自动从这里面读取并装载文件系统。其中前三个参数并别表示:
要装载的文件系统物理位置(就是我们上一步创建的那个swap文件),挂载点(对于swap设置为none就行了),文件格式(swap格式)
然后用free命令查看下内存使用情况,在物理内存下应该能看到swap的信息:
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
Mem: 1027156 721928 305228 0 9840 267224
-/+ buffers/cache: 444864 582292
Swap: 524284 0 524284
或者用swapon -s直接查看swap信息:
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
/swapfile file 524284 0 -1